凹凸画法
又称天竺法,中国人物画和敦煌壁画技法之一。是强调主体效果的古代印度、波斯绘画技法,于公元四世纪随着佛教的东传而传入中国。其画叠晕或凹凸,有立体感。敦煌壁画自十六国时期就应用,如第272、275窟等北凉的洞窟壁画,其人物造型(包括窟室建筑形制,阙形龛与彩塑等)都在融合中西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西域造型的明显特征; 又如西魏第285窟西壁的造型、彩塑的艺术风格及人物造型,绘画技巧等是完全的西域人物像“天竺法”画风,土红底色、人物半裸,以凹凸法重彩晕染; 但窟顶及东、南、北壁人物形象却以中原顾恺之的“秀骨清像” ,“褒衣博带”为主,一窟之中两种风格并存。凹凸 ...... (共332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