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悟道成佛
释迦牟尼出家后,到了当时政治文化中心摩揭陀国,先后追随数论派先驱阿逻罗·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禅定是印度人修持身心,使精神进入沉静状态的修行方法。
不久,他发现,禅定无法解决他心中的根本问题,即人生生老病死的苦难问题。于是他又漫游到尼禅连河畔著名的伽阇山丛林进行苦修,前后达六年之久。这六年中,释迦牟尼“日食一麻一米”,奉戒可谓严格刻苦。然而得到的却是消瘦羸弱,犹如枯木的身体,佛法真理则一无所获,释迦牟尼认识到修苦行无用,便毅然放弃苦修,来到尼禅连河畔一棵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入静思惟。尔后接受一良家妇乳糜供养,体力恢复, ...... (共140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