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2. 四门游观

分类:中国佛教文化大观1091字

相传,净饭王听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之后,非常担心悉达多太子长大成人后会放弃王位,出家修行。为此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和管制。教给他各种婆罗门知识、礼仪以及“治国”之术;建造几处宫殿供他单独居住,禁止他随便出宫,接触平民百姓;又于17岁时,替他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并选送几百名艺女,弦歌笙舞,希望以声色笼络住他的出家之心。

净饭王的良苦用心是徒劳的。有一天,佛陀想出城游玩,向净饭王提出恳请。净饭王以为太子出城游玩,是去寻求世俗之乐,不会引发出家之念,便同意了。于是太子命御者套上马车,出城游览。据史书记载,最终引发悉达多太子义无反顾出家修行 ......     (共109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2. 释迦先祖

    释迦牟尼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七佛,也是现世佛,他姓“乔答摩”,名叫“悉达多”,据说出身于“日种”,为甘蔗王的后裔。关于释迦牟尼种族的来历,佛教徒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叫“耳生”,

    1721字 99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1. 神异降生

    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在此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无数世的艰苦修行,最终成了菩萨,上升到兜率天宫之中。为传播佛法,救度尘世众生,他以神通天眼四处观察,寻找投生此世的最佳机缘。释迦牟尼本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在关于

    1324字 100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3. 悟道成佛

    释迦牟尼出家后,到了当时政治文化中心摩揭陀国,先后追随数论派先驱阿逻罗·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禅定是印度人修持身心,使精神进入沉静状态的修行方法。不久,他发现,禅定无法解决他心中的根本问题,即

    1403字 92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4. 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先想到要说法、教化㤭陈如等五人。㤭陈如等曾与他一起修苦行,后释迦牟尼放弃苦行,㤭陈如等认为他道心不坚,畏难而退,决然分手,释迦得道时他们五人正在波罗奈的野鹿苑中盲修苦行。据传,㤭陈如等听

    1652字 97
  •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5. 创教涅槃

    释迦牟尼悟道之后,便开始了长达四十五年传教生涯。他以摩揭陀国为活动中心,在周遭地区云游说法,到他八十岁病逝时,已拥有弟子信徒千余人。据《大般涅槃经》等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几个月从王舍城动身,准备到

    3145字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