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音乐文化

4. 沧桑启示

分类:中国音乐文化3685字

中国的伦理人文与西方的人文主义,虽然基点都是人,但是,文化品格却有着相当的差异。这一点,在音乐艺术上有着明显的表现。中国音乐如前所述,随着宗法社会的发展和完善,而趋向平和、恬静。欧洲音乐从格里高利圣咏、奥尔加农到巴赫、海顿、莫扎特、瓦格纳,再到贝多芬、德彪西,却有一个从神坛走向世俗,从庄严、静穆走向震荡、激越的轨迹。显然,欧洲音乐的文化品格强调的是个性的解放,而中国音乐的文化品格则强调的是群体协调。同样基于“人”的出发点,为什么会形成如此迥异的文化品格呢?

人,在童年的遭际,往往形成影响其一生的性格、气质。人类各种群体迥异的童年遭 ......     (共368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音乐文化

    2. 超越时空

    真正的艺术精神必定具备超越的特性。它抛却功利。什么升官发财的欲求,生老病死的忧虑,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名誉地位的斤斤计较……统统与之无缘。它不为物役。晨钟会有湿度(杜甫“晨钟云外湿”);浓雾像是动物(

    3167字 106
  • 中国音乐文化

    1. 袭击心灵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们这个识字率极低的农业国里,除了不省事的孩子,几乎无人不晓“忠、孝、节、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宗法社会的道德经。这是伦理人文的核心特征。道德,作

    2167字 107
  • 中国音乐文化

    2. 修身养性

    音乐艺术之于中世纪的西方,固然曾是宗教的奴仆,但文艺复兴以来至本世纪以前,西方人最重视的音乐功能,毫无疑问已是“表情”——表现情绪、表现感情。李斯特说音乐“既表达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法国

    3405字 102
  • 中国音乐文化

    3. 凝聚群体

    在宗法社会里,心理理性化最积极的效果是产生了群体凝聚力。当整个人类刚刚走出蛮荒,不得不用最简陋的生产工具面对世界的时候,东方各群体的地理条件有着一个共同点,无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还是古中国,都依

    2957字 112
  • 中国音乐文化

    1. 生命呼唤

    听过川江号子吗?在现代机帆船普及以前,四川境内的长江航线上,少不了这种船工赖以协调群体水上作业的歌,听到过它的人,无不被它吸引、震慑。你听,那领唱者的嗓音高亢、嘹亮中还带着飘逸。船走至险滩,他果敢、镇定

    1489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