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书法文化

1. 篆书和秦文化

分类:中国书法文化2068字

古体书何以名为 “篆”?裘锡圭说: “秦代大概只有‘篆’这种字体名称。《说文》训 ‘篆’为‘引书’,其义不明。‘篆’跟 ‘瑑’同音,‘瑑’是 ‘雕刻为文’的意思(《汉书·董仲舒传》颜师古注。‘文’指花纹、纹样),古代 ‘篆’、‘瑑’二字可以通用…… ‘铭篆’犹言 ‘铭刻’。颇疑篆文之 ‘篆’当读为 ‘瑑’。隶书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字体,篆文可以铭刻金石,所以得到了‘瑑’这个名称。”(《文字学概要》)郭沫若认为篆书是官书之称,他说:“篆书之名始于汉代,为秦以前所未有,究竟因何而名为篆书呢?我认为这是对隶书而言的。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 ......     (共206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书法文化

    2. 书法艺术视野中的甲骨文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展开,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以其深厚的书法艺术修养和功力,或摹写临书,或集字而作,使原来自然形态的甲骨文字体蜕化成了自觉艺术意识之中的一种“新书体”。著名甲骨文研究者孙诒让、罗振玉、商承祚、容

    4613字 91
  • 中国书法文化

    2. 礼仪文化中的金文

    金文依附在青铜器上,而青铜器既是功用的器皿又是礼仪文化的载体,所以金文也具有功用性和礼仪文化性,严格地说并非呈独立形态的书法。金文的文字内容比甲骨文更丰富,从殷商器上的一、二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数百字,记

    2386字 102
  • 中国书法文化

    2. 小篆的基本特征及其风格流变

    小篆跟甲骨文、金文等大篆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字形修长。无论笔画多寡,字形结体均书写成长方形,而且竖画向下伸引,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种修长的形体审美特征,似乎与人体的形态审美特征有着潜在联系。人

    2098字 46
  • 中国书法文化

    1. 隶书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隶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秦)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

    1880字 28
  • 中国书法文化

    2. 隶书的文化个性

    隶书之称,按《汉书·艺文志》解释:“徒隶之书。”隶书又称佐书,这是因为汉代官府里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吏是书佐和史,他们用隶书,便因此而得佐书、史书之称。这是从隶书书体的使用者的身份来解释。吴白匋认为隶书并非

    2201字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