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筷
分类:中国象征101字
一种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陪嫁物。汉族婚姻习俗,流行于云南大部分地区。筷,古称“箸”,“箸”、“住”同音。女子出嫁,要用艾蒿杆做两双筷子,用红纸封讫,作为陪嫁之物,取婚后夫妻长住一起,双双白头到老之意 ...... (共101字) [阅读本文]>>
一种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陪嫁物。汉族婚姻习俗,流行于云南大部分地区。筷,古称“箸”,“箸”、“住”同音。女子出嫁,要用艾蒿杆做两双筷子,用红纸封讫,作为陪嫁之物,取婚后夫妻长住一起,双双白头到老之意 ...... (共101字) [阅读本文]>>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族伊斯兰教徒礼拜前的冲洗用具。象征洁净清真。用于工艺品作图案或画在穆斯林饭馆清真招牌上。流行于新疆等地。源自宗教信仰,随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国家传入。穆斯
亦称“哦许”。羌语音译,对象征诸神(火神除外)的白色石头的称谓。羌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茂汶等地。被广泛地供奉在山上、屋顶上、田间以及勒克西(石砌的塔)中,羌人认为能避邪,保佑人畜平安,庄稼丰收。正月初
白语音译,即女性生殖器。白族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云南剑川县石钟山石窟第八窟,有一石型女性生殖器。每年石钟山会,当地妇女要向它点香焚烛,以求子嗣。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味,可入药,内服可作止血剂,用老叶制成艾绒以炙疾。晒干燃烧,其烟可薰蚊虫。因而民间将其意引伸,认为艾草可以驱邪逐疫,常于五月初挂于门上。还用艾草制成各种避邪和吉祥物。汉满等许多民
壮族饮食习俗,流行于广西武鸣、上林等地。每年农历三月青黄不接时,农民到野外采摘鲜嫩的野艾苗回来,洗净煮熟,将苦涩的艾水挤掉,然后与糯米粉拌匀,放到米臼里舂烂,用手捏成一个个圆糍粑,中间放些黄糖为馅,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