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分类:伦理学207字
表示道德修养必要性的用语。跬,半步。意谓不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就不可能达到千里之远的地方。语出《荀子·劝学》: “不积蹞(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多用来比喻没有日常的勤奋学习和知识积累,不可能具有渊博的学识;离开平时的点滴努力和持续奋斗,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样,只有积善,才能成德。只有时时处处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 (共207字) [阅读本文]>>
表示道德修养必要性的用语。跬,半步。意谓不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就不可能达到千里之远的地方。语出《荀子·劝学》: “不积蹞(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多用来比喻没有日常的勤奋学习和知识积累,不可能具有渊博的学识;离开平时的点滴努力和持续奋斗,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样,只有积善,才能成德。只有时时处处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 (共207字) [阅读本文]>>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从青年时期起,就向往着人类的善与幸福,树立了一种为人类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穿于自己生命的全过程中。
著名苏联共产主义教育家、作家。生于铁路工人家庭。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主要著述有《教育诗》(1933—1935)、《父母必读》(1937)、《论共产主义教育》(1952)。强调在消灭旧道德残余的同时,要充分
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出身于“细族孤门”,乡里称孝。曾游洛阳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刻苦好学,但家贫无书,靠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而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退归乡里,隐居教授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号薑斋,字而农,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青年时代就关心国事,曾在家乡约集好友组成“匡社”,以求改革弊政,匡时救国。清兵南下时,王夫之同管嗣裘等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
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人。出身中小官吏家庭。22岁中进士。公元1069—1076年任宰相期间,曾进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