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南总诀
分类:刘纯医学156字
二首。并出 《玉匮金钥》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能穷《素问》,病受何气,便知用药,当择何味。
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通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经络明,认得标。运气明,认得本。求得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 ...... (共156字) [阅读本文]>>
二首。并出 《玉匮金钥》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能穷《素问》,病受何气,便知用药,当择何味。
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通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经络明,认得标。运气明,认得本。求得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 ...... (共156字) [阅读本文]>>
首。集次王适斋等脉诀人身元气由太极,动静阴阳一如式。阴血静兮阳气动,血逐气行无暂息。周流身体似循环,荣养百骸由此力。五行五脏布其中,妙合乾坤纤芥悉。上中下体号三焦,在诊排名寸关尺。寸为阳分尺为阴,关者
一首。集见《格致余论》夫天地物,各一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则变,阴动则合。而生五行,各禀其性,唯人得备,形气所受,天地气生。阳气为气,阴气为血,身中之神,元气之根。根于内者,名曰神机。根于外者
一首。集见《此事难知》、《元戎》、《保命》等书大抵医之用药,必本七方、十剂,旋为增损,求合圣贤之旨,以自通变。今不得已,而逐证具其方例,智者幸勿哂其拘执也。故附东垣先生立方本旨于后,可以求其旨趣为法。
医药肇于三皇,至周六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所以卫民之生也。历代明于医者皆有著书,去古愈远,后生晚出,往往不究宗旨,甚者于脉证阴阳表里经络气运之说一切懵然,唯执前人一定之方,以待病者用,觊幸于万一,而使斯
医,意也,临病立意以施治也。其书《内经》 载运气病源,靡不悉备。候天地之变,究疾病之机,尽调治之理,此神圣爱人之仁,拯羸救枉,济物之至道也。医道斯立,秦越人演其精义述《难经》,张仲景论伤寒用药定方,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