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杨梅疮
以全身症状为主,约发生于感染后8周。初起发热,头痛,骨节盩痛,咽喉疼痛;继而出现皮疹等皮肤损害。皮疹先见于胸、腰、腹,再依次见于四肢、颜面、颈项、手部。
皮损可有多种形态: 色如黄蜡,破烂肉翻者,称“翻花杨梅”; 形如赤豆,嵌入肉中者,称为“杨梅豆”; 皮肤有红疹,状如风疹者,称为“杨梅疹”; 皮肤出现红晕,随后演变为红斑者,称为“杨梅斑”。皮损出现后,全身症状消失。
治则 解毒化瘀,凉血托表。
选方 蠲毒换肌饮 (《证治准绳·疡医》) 或桔梗解毒汤 (《霉疮秘录》),加服加味五宝丹 ( 《外科大成》)。
蠲毒换肌饮方: 冷饭团120克 (先煎半小时后再入后药) 瓜蒌1个 (杵 ...... (共60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