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口便毒
病发于阴茎头、冠状沟部位,称之为“鱼口”; 发于肛门附近,称之为“便毒”。因“鱼口”与“便毒”两者多同时发生,故连称之。本证一般在与患梅毒者性交3周左右发病。症见患处发出粟米样丘疹或小硬块,四周□肿,皮色紫红。舌红苔薄,脉象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祛毒下出。
选方 鱼口便毒仙方 ( 《续回生集》) 或泻毒散 (《医林纂要》)。
鱼口便毒仙方: 茵陈10克 生大黄 猪牙皂 白芷 三棱 莪术 槟榔 花粉 黑丑 甘草各3克 金银花6克 炮山甲1片 茴株子7粒 (打碎用)
水煎服。
泻毒散方: 人参30克 白术60克 茯苓30克 生甘草15克 生黄耆30克 酒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 远志10克 柴胡6克 天花粉10克 石膏30克 ...... (共42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