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和肾脏损害。
[临床特点]
1. 患儿来自出血热疫区,或有出血热的流行情况,有与鼠的接触史。
2. 起病急,有高热,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现象及全身中毒症状,病后1~2天皮肤出现线条状淤点,以腋下较为多见,结合膜及口腔黏膜亦有出血点。
3. 酒醉样外貌,病人眼结膜、颜面、颈及上胸部充血潮红,即“三红现象”。
4. 半数以上病人于病程3~5天时有休克或血压下降,历时数小时至两天进入少尿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临床表现,肾脏损害时尿量改变,肾区可有叩击痛。
5. 病情严重时 ...... (共90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