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图片 > 服饰收藏

第四章 骨针与纺轮的出现

分类:服饰收藏4384字

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一枚82毫米长的骨针,它直径为3.1~3.3毫米,针身微弯,一头有锋利的尖,一头有针孔。如果我们用今日的工艺标准去要求,实在还显得粗糙,但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十分低下的工艺水平相对照,可称得上是 一件精致的缝制工具了。它体量虽小,但意义非凡,也就是说,它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出现,标明了人类从直接采集外衣的“自在”状态,进入到缝制衣服的“自为”状态,迈出了伟大的一步。这在服饰文化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当然,骨针在旧石器时代出现,并非唯中国所独有。在世界上,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鲜明特征的是克鲁马努人。值得注意的是,作 ......     (共438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服饰收藏

    第一章 服饰的起源

    对于服饰的起源问题,许多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现有以下9种观点:1.“身体保护说”认为服饰是人们为了保持体温、保护肌体不受外界伤害和防晒的需要而产生的。这是目前国

    2652字 40
  • 服饰收藏

    一、原始服饰文化的产生

    人类在从猿向人的转变初期,人类刚刚摆脱动物属性,以采集野果猎取野兽为生,生产力非常低下。夏日裸身或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冬天则将所获兽皮围裹身体以御严寒。这时的服饰在形式上没有什么标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1104字 36
  • 服饰收藏

    三、原始服饰文化的色彩特征

    新石器时代,随着“彩陶”的出现,给原始服饰文化在色彩上增添了新内涵。《虞书·益稷》中记载: “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的臣民们观察了天地间的万物,将自然界的形态

    1447字 35
  • 服饰收藏

    四、原始服饰文化的材料特征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大江南北有众多植被,当我们的先人最初将植物的茎蔓缠绕在躯体上,形成最早的腰衣时,便是先民们利用原始的植物作为服装材料的开始。随后的兽皮、树叶在躯体上的垂挂直至植物纤维的利用,通过原始

    1253字 54
  • 服饰收藏

    第三章 服饰演变综述

    遥远的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御虫蛇的啃咬,风雨的侵袭,保护身体。或者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的模样,如头顶兽角、兽头,身披动物皮毛,臀后拖着长

    5120字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