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图片 > 茶品

“茶”音溯源

分类:茶品562字

大体而言,在唐代之前人们大多把茶称为 “荼” ,期间也用过其他字形,直到中唐以后,“茶”字才成为官方的统一称谓。

最早的时候,人们用 “荼”字作为茶的称谓。但是,“荼”字有多种含义,易发生误解; 而且,“荼”是形声字,“艹”字头说明它是草本植物,不合茶是木本植物的身份。《尔雅》一书中,开始尝试着借用 “槚”字来代表茶树,但 “槚”的原义是指楸、梓之类树木,用来指茶树也会引起误解。所以,在 “槚,苦荼”的基础上,又造出一个 “搽”字,读 “chá”的音,用来代替原先的“槚” “槚” “荼” 。到了陈隋之际,出现了 “茶”字,改变了原来的字形和读音,多在 ......     (共562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茶品

    关于“茶”的字形演变

    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荼,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由于茶是木本植物,在《尔雅·释木》之中,为其正名 “槚(jiǎ),即荼” 。后来,《魏

    190字 63
  • 茶品

    “茶”的雅号别称

    在唐代以前,“茶”字还没有出现。《诗经》中有“荼”字,《尔雅》称茶为 “槚” ,《方言》称“蔎”(shè) ,《晏子春秋》称 “茗” ,《凡将篇》称“荈” (chuǎn),《尚书·顾命篇》称“诧” 。

    424字 62
  • 茶品

    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茶区根据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茶类结构分为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华南茶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华南茶区茶树品种主要为大叶类

    1312字 64
  • 茶品

    中国七大茶类

    不发酵茶—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是以适宜茶树的新梢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叶。由于干茶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因此称为绿茶。绿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

    1614字 49
  • 茶品

    中国茶的历史背景

    8字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