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中国社会风俗
历史 - 中国社会风俗 - 列表
  • 第一章 服饰风俗

    服饰为人类所独有,是人类智慧的创造。它是各族人民生活内容、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外在反映。服饰风俗主要包括服装、佩饰、化妆以及缠足等习俗,也包括与服饰有关的礼仪、等级、审美、习惯等种种...查看详细>>

    106字
  • 第一节 人类服饰探源

    服饰有古老的传承历史,民俗学理论中有关服饰起源的解释有实用、遮羞、美观三种说法。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这三种说法都有记载:《墨子·辞过》载:“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强调了服饰御寒防晒的实用...查看详细>>

    585字
  • 第二节 中国的传统服饰

    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商周时代,华夏民族的服饰基本定型。这就是:束发为髻、冠冕弁帻、上衣下裳、束带系芾。这种传统的服饰结构,后来虽有变化,但一直延续到明朝。...查看详细>>

    75字
  • 一、头衣:冠、弁、冕、巾

    头衣又称元服。元的本义是头。晋文公死,狄人伐晋,先轸免胄冲入狄师战死,“狄人归其元,面如生”①。贵族举行冠礼也叫“加元服”。古代贵族戴冠、弁、冕,庶人戴巾。(一)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獬...查看详细>>

    4287字21图
  • 二、上衣

    现代的衣裳指上衣,古代的“衣裳”是指上衣和下衣,如《诗·邶风·绿衣》载:“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有的衣也可以是广义的衣,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③(一)襦、深衣古代的上衣叫襦,有长襦、短襦之分。至腰...查看详细>>

    2626字17图
  • 三、下衣

    (一)裳、绔、裈裳读作cháng,又写作“常”。《说文七下·巾部》: “常,下帬(裙)也。”《释名·释衣服》: “裙,群也,连接群幅也。”《仪礼·丧服》郑玄注: “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可知古代的...查看详细>>

    820字1图
  • 四、足衣

    (一)屦、履、屩、舄先秦时称鞋为屦。如“国之诸市,屦贱踊贵”②。汉以后称履,也称屦。古代的草鞋称做屩、屣。《释名·释衣服》:“屩,草履也。”有时屦也指草鞋,如《孟子·滕文公上》:“捆屦织席以为食。”因为...查看详细>>

    2549字
  •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服饰变革

    中国的服饰一开始就呈现出各民族多元化、本民族雷同化的特点。由于历史上民族分布格局的动荡和各族人民的互相交流,中原传统服饰和周边少数民族服饰一直处在互相碰撞、渗透和模仿中。不仅形成华夷杂服的多元化服饰结构...查看详细>>

    247字
  • 一、秦汉冠服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服饰变革主要表现在:出现了连接上衣下裳,不系芾的深衣;由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胡服中的短上衣、长裤、靿靴传入中原。山西长治县分水岭出土的武士铜像,上身着直襟上衣,下身着长裤,足穿靿靴,已是...查看详细>>

    182字
  • 二、唐代的服饰新潮

    十六国南北朝时,已渗入大量胡服的汉族服饰与胡服再度形成鲜明的对立。中原士人称“冠带”,胡人被称做“索虏”、“岛夷”。北魏孝文帝为了标榜华夏正统,进行了以禁胡服为外在标志的全面改制,进一步拉近了华夷服饰的...查看详细>>

    2715字3图
 共228条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