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木筏·竹筏·皮筏
筏是由单体浮具发展起来的。一根树干,在远古就是一件浮具。树干呈圆柱形,在水中易于滚动。为使其平稳,也是为获得更大的浮力,人们将两根以上的树干并拢,用藤或绳系结起来使用。这样一来,集较多的单体浮具为一体就形成了筏(见图1-3)。
筏,因其大小和取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尔雅》记有:“桴、栰编木为之。”大曰栰,小曰桴。郭璞注解说: “木曰栰,竹曰筏,小筏曰桴。”
图1-3 中国古代的筏
中国南方盛产竹,竹筏的使用很是广泛。用火将竹的两端烧烤后使其向上翘起,然后以藤条、野麻编缚在一起,划动起来则阻力较小,顺流而下则漂浮如飞。图1-4为见于台湾海峡的竹筏。 ...... (共161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