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通假字
在谈如何识别通假字之前,有必要先谈谈什么是通假字。从理论上来说,通假字应该是同时存在的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使用时可以互相借用。例如《论语·雍也》“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朱熹注:“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仁”和“人”同音,可以互相借用,这就是通假。就这句来说“人”是本字,“仁”是通假字。
读古书时要有能力识别哪些地方是使用了通假字,哪些地方是用本字,而不是使用通假字。如果把通假字当成本字,或把本字当成通假字,都会发生错误,例如:
召忽曰:“百岁之后吾君卜世,犯吾君命,而废吾所立,夺吾纠也;虽得天下,吾不生也。兄与 ...... (共2272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