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虚”作为精神的境界
“虚”是一种相对于 “实” 的指称。中国古代山水画所展现的形象和图像重点不在于其实在的存在,不在于具体可指的客观对象,而偏重的是关注对象的本质,赋予对象以象征意义,或关注与主体共生的精神内涵。这些,无论从客观对象的角度,还是主体的内涵,或作为山水画本体意义,都带有强烈的抽象性。这是一种“形” 的抽象性,也就是说更具有抽象含义的形。它是一种相对于具体可见、可供指证、考察、描画的实在之形的另一种形,姑且称之为 “虚形”、“虚境”。
《韩非子》在一段很有意思的关于绘画难易问题的论述中,已揭示了实形与虚形之于绘画的微妙关系: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 ...... (共254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