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模具工

一、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分类:模具工817字

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压铸出符合使用要求的高质量压铸件。

1. 壁厚

在保证压铸件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压铸件合理的壁厚应设计成薄壁和均匀壁厚,否则会导致铸件内部组织不均匀,也给压铸工艺的实施增加了困难。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比不要大于3∶1。压铸件的壁厚通常根据压铸件面积而定,见表3.2-1。

表3.2-1 压铸件最小壁厚和适宜壁厚

2. 加强肋

设置加强肋可增加铸件的强度和刚度,还可使金属液液流通畅和消除金属过分集中而引起的缩孔、气泡和裂纹等。表3.2-2列出了加强肋的结构及参考尺寸。

表3.2-2 加强肋的结构及参考尺寸

(续表)

3. 脱模斜度

压铸件从压铸模中 ......     (共81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模具工

    二、冲模基本结构

    冲模基本结构可分为工艺类零件和辅助类零件。工艺类零件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和顶出零件等。其主要组成如下: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镶块。定位零件:定位销、挡料销、导正销、导料板、定距侧刃等

    410字 111
  • 模具工

    一、冲裁模设计

    (一) 冲裁件的工艺性1. 冲裁件的形状和圆角① 冲裁件的形状设计应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② 冲裁件各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应避免锐角,宜有适当的圆角,其数值见表1.2-1。只有在采用少废料

    10071字 122
  • 模具工

    二、弯曲模设计

    (一)弯曲件的工艺性1.最小弯曲半径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宜过大和过小。过大时因受回弹的影响,弯曲件的精度不易保证;过小时弯曲半径处容易产生裂纹。各种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见表1.2-45,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必

    5057字 114
  • 模具工

    三、拉深模设计

    (一) 拉深件的工艺性1. 拉深件的形状① 拉深件的形状设计应尽量简单、对称。② 过高或过深的空心零件需要多次冲压工序,所以应尽量减小零件高度。③ 在零件的平面部分,尤其是在距离边缘较远位置上的局部凹

    7652字 108
  • 模具工

    四、成型模设计

    (一)起伏成型起伏成型是用局部变形的方式改变毛坯或半成品形状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件的刚度,而且还美观。起伏成型通常包括压筋、压包、压花、压字、压制百叶窗等。1.压筋压筋时,材料主要是承受拉力作用

    2533字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