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大学化学

12.3.1 现代分析仪器与分析手段对化学发展的促进

分类:大学化学556字

(1)分析仪器仿生化和进一步信息智能化

20世纪50年代仪器化,60年代电子化,70年代计算机化,80年代智能化,90年代信息化,21世纪必将是仿生化和进一步信息智能化。化学传感器发展小型化、仿生化,诸如生物芯片、化学和物理芯片、嗅觉和味觉(电子鼻和电子舌)以及鲜度和食品检测传感器等。

(2)原位、在体、实时、在线

以前的现场分析检测数据为离线(off line)、静态、非直接,不能瞬时准确反映生产实际和生命环境的情景实况,以致不能及时控制生产、生态和生物过程。现在迫切要求在生命、环境和生产的动态过程中反映实情、随时采取措施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改 ......     (共55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大学化学

    1.1.1 误差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称为误差。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误差为正;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误差为负。在定量分析中,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

    1304字 203
  • 大学化学

    1.1.2 误差的表示方法

    (1)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的程度,两者越接近,准确度越高。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越接近,准确度越高;反之,表示准确度越低。误差可分为绝对误差和相

    2867字 217
  • 大学化学

    1.1.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要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应尽可能地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下面介绍减小误差的几种主要方法。(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对常量组分的测定,常采用重量分析法或滴定分析法

    1361字 199
  • 大学化学

    1.2.1 有效数字的概念

    有效数字是指测量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它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时,确定几位数字作为有效数字,必须和测量方法及所用仪器的精密度相匹配,不可任意增加或减少有效数字。例如,

    1186字 285
  • 大学化学

    1.2.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在分析测定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几个测量步骤,获得几个准确度不同的数据。由于每个测量数据的误差都要传递到最终的分析结果中去,因此必须根据误差传递规律,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合理取舍,才能不影响分析结果的

    918字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