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教育问题

九、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

分类:教育问题1297字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哲学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对自己所处时代含糊不清的教育目的感到困惑,并沿着不同的路径对教育目的进行探究。他寻求通过一种适当标准来决定不同教育目的的相对价值。斯宾塞发现,现代社会强调功利主义和科学知识,特别是进化论思想,他非常赞同这一点。在回答如何完满生活的问题时,他按照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价值来安排教育目的的次序。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授自我生存的知识;其次,传授谋生的知识;第三,传授养育儿童的知识,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第四,使个体能够完成自己的社会职责,特别是政治职责;最后,使人们学会享受人类的高雅文 ......     (共129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综合性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它适用于广泛的群体,并可以长时期发挥其功能。当它所内含的具体目的出现模糊或冲突时,它还可以发挥统领的作用。另一种是狭义的、有限度的教

    296字 134
  • 一、传承取向的教育目的

    在原始社会,非正式的教育或许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即使有的话,这样的教育目的大概也是同生活本身的目的相一致。年轻人的目的是学会成人期待他们学习掌握的内容。而且,成人期待他们学习掌握的内容,与那个时代成人所

    1495字 157
  • 二、培养公民的教育目的

    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在教育目的上的差别,最早曾在古希腊城邦雅典得到典型的体现。雅典城邦第一次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目的,不仅体现传承的特性,而且体现了进步的特性。雅典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进步,那是因为他们在

    2215字 136
  • 三、基督教拯救灵魂的教育目的

    总的来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目的都是世俗的,体现了普遍的道德特性。这些道德品格是公民的而不是宗教的,是自然主义的而不是超自然的。然而,基督教的传统是以宗教和超自然作为首要的教育目的。这种倾向是明显的,

    1390字 165
  • 四、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

    从公元10世纪开始,商业贸易的兴起动摇了农村封建城堡和修道院的霸权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都市生活的兴盛,于是一个新的、更加世俗化的教育目的开始出现。教育目的长期以来就是祈求上帝所赋予的永恒生活

    2855字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