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
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示、主二字本是一字之分化,甲骨文“”本像神主之形, “”是省略写法, “”则是进一步省略的结果。 “”则在上面加一短横为饰笔。 “”、 “”两旁小点可能是表现祭祀时涂抹在神主上的血液。西周金文及后代文字承袭甲骨文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甲骨文中的这些字大都是当“主”字来用的。如《合集》22159:“自上甲一牛至亍癸一牛,自大乙九亍一牢……” “上甲”、 “大乙”和“亍癸”都是祖先名。其中“亍癸”于《史记·殷本纪》中作“主癸”。 “九亍”即九主,指九位神主。后代引申之则以“示”字表示天所显现出来的某种征象,向人垂示休咎祸 ...... (共34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