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
《说文》谓从女,信省。或谓从仁声,《国语·晋语》有佞、田二字押韵的例,故佞是真部字,段注也认为属真部。人言为信,故佞的音义又从仁、从信,从而指口才巧妙。“不佞”就是不才,就不限于口才了。《尚书》仅用一个佞字,见《吕刑》:“非佞折狱,惟良折狱。”孔安国(伪)传:“非口才可以断狱,惟平良可以断狱。”佞有褒贬二义,口才用得不正,专为谄谀取媚于人,便是贬义了。《论语·公冶长》:“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这就是贬义。《史记》共有23个佞字,多用于贬义,如“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彭祖为人巧佞卑谄”、“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愿陛下远巧 ...... (共76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