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 > 古汉语

历史比较法

分类:古汉语291字

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即把相近似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共同来源的成分加以比较,借以研究它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推求出它们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和历史演变以及从基础语到以后各个时期的发展规律。运用历史比较法,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一)以有关语言或方言的带有意义的词汇单位为基础,比较其语音及其他要素; (二)假定这些成分有共同来源; (三)确定各个要素间的对应关系,借以证明所提出的假设;(四)确定各要素在年代上的相互关系,看其中哪个是比较古老的,哪个是后来派生的;(五)重建它们的原始形式。历史比较法可以运用于研究古代汉语。例如,可以利用现代汉语、方言的研究成果来构拟古 ......     (共29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古汉语

    守温字母

    唐末和尚守温所制定的三十个声类代表字。他参照梵文和藏文,以声母读音相同的为一类,把所有汉字按声母读音归纳,共得三十个声类,然后为每一声类选定标目名称,具体为:舌音端、透、 定、泥是舌头音知、彻、 澄、

    280字 48
  • 语言学

    研究语言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全面系统地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有以语言的不同方面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词源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文字学、方言学等部门。以个别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叫具体语言

    366字 54
  • 小学

    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旧称。它的起源与童蒙认识活动有关,原指幼童读书的场所。《大戴礼记·保傅》: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在《汉书·艺文志》中,“小学”已由“学校”引申出“学科

    379字 101
  • 文献语言学

    亦称“语文学”、“传统语言文字学”,我国古代又称为“小学”。汉文献语言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大部门,研究内容因时代不同而各有所侧重:先秦侧重考证事物的名称。两汉以研究文字、词汇为主。《尔雅》、许慎的

    337字 47
  • 语文学

    即“文献语言学”。

    12字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