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柯尔克孜族

第五节 取名习俗

分类:柯尔克孜族1871字

给孩子命名是一个十分严肃和庄重的仪式。孩子出生3天之后,父母要宰牛羊,邀请全村的人前来做客,并提前约定一位有名望的长老或者孩子的外公等给孩子当众起名。柯尔克孜族给孩子起名有多种方式,名字的意思也很多,一般是预选许多有意义并适合孩子的名字。过去在命名仪式上一边用火镰打火石,一边喊出预先挑好的名字。如果喊到一个名字时,正好打着了火,就给孩子确定此名。现在通常要邀请一位宗教毛拉或由孩子的外祖父、祖父或舅舅等为孩子取名。命名仪式上,为孩子取名的老人首先要在孩子的左右耳分别念诵唤礼,然后进行取名程序。要大声当众宣布婴儿的名字,众人则对新生 ......     (共187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柯尔克孜族

    第二节 饮食习俗

    饮食也是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各民族的饮食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环境,并受到宗教信仰、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盘腿而坐,共同进餐 摄影:郭晓东柯尔克孜人进食时,面前铺一块餐布,

    3448字 93
  • 柯尔克孜族

    第三节 服饰习俗

    服饰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饰的制作、样式和取材,往往都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柯尔克孜族,其穿着服装也与畜牧业有着密切关系。为了骑马运动方便和适应高寒地

    5879字 93
  • 柯尔克孜族

    第四节 居住习俗

    柯尔克孜族的住所—般与他们的游牧和半游牧生活相适应。他们根据季节变化和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分别居住毡房(勃孜围)、土房(塔木围)和木房(吉戛其围)。毡房冬季暖和,夏季凉爽,不存水,不积雪,拆卸方便,易于

    6022字 87
  • 柯尔克孜族

    第二节 民间文学

    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规模宏伟,题材多样,流传甚广。在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中已有英雄史诗《玛纳斯》以及帕米尔地区的民歌“奥隆”等两种入选。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

    62859字 25
  • 柯尔克孜族

    第三节 民间造型艺术

    柯尔克孜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柯尔克孜族的民间造型艺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柯尔克孜族在民间绘画、雕刻、手工刺绣和编织、

    10592字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