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上海辞典

地面沉降

分类:上海辞典302字

指在一定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现象。上海的地面沉降始自清宣统二年至民国八年(1910—1919)间。当时经重复水准测量,只发现西门外一里程高有0.13英尺(3.96毫米)的微小变化。1921年近代工业发展后,沉降明显。1921年至1965年市区地面平均累计下降1.76米,沉降量最大地区达2.63米。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对生产和人民生活有很大影响,对建筑物会造成危害,还可能引起海潮倒灌。市有关部门采取合理使用和压缩使用地下水,实施人工回灌和调整开采层次等三项措施,基本控制了市区地面下沉。1972年至1995年市区地面处于微沉状态,年均下沉量约3毫米 ......     (共30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地层

    上海全区几乎被巨厚的第四系疏松沉积物所覆盖,露头总面积不足2.5平方千米。基岩地层资料主要来自钻孔。距今19~18亿年的前震旦系是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地层,由金山群、“惠南板岩”组成。地层序列从元古界

    377字 70
  • 第四系工程地质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六七十年代掀起的关于第四纪上海成陆问题研究热基础上,采用国内第四纪地层研究新技术,首次建立了上海第四纪地层系统,是为上海第四系,亦即第四纪形成的地层。时间范围从上新世末(

    745字 66
  • 第四系水文地质

    第四系是指在第四纪形成的地层,时间范围从上新世末(距今约248万年)至今,是地球发展史的最新阶段。上海第四系地质由未固结沙土组成,查明区内这一地质时期疏松土层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地层序列与时代;查明

    656字 97
  • 褶皱构造

    发生在距今8亿年左右的金山群与惠南板岩之间的晋宁运动,使上海基底岩层发生褶皱,惠南板岩发生动力变质以及前晋宁构造层发生退变质,并进入准地台发展阶段。加里东地壳上升运动,并形成宽缓舒展的褶皱构造,印支运

    152字 55
  • 断裂构造

    上海地区大地构造跨越了华北地台的苏鲁台隆东部、下扬子准地台的东北部和华南褶皱系中浙东褶皱带的东部等三个构造单元,构造单元之间的边界都是深断裂。自晋宁期以来,区内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变动,基岩断裂十分发育

    178字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