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dog days
分类:现代地理科学195字
三伏是初(头)伏、中(二)伏和末(三)伏的总称。其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三伏期间统称伏天或伏日。按照中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为十天,但是,由于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规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十天和二十天两种情况。三伏期间是中国夏季最热时期 ...... (共195字) [阅读本文]>>
三伏是初(头)伏、中(二)伏和末(三)伏的总称。其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三伏期间统称伏天或伏日。按照中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为十天,但是,由于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规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十天和二十天两种情况。三伏期间是中国夏季最热时期 ...... (共195字) [阅读本文]>>
天球坐标系之一,也叫第二赤道坐标系。如图2.1,其是以天赤道为基圈,春分圈为始圈,春分点为原点,组成的天球坐标系。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展同天球相交所成的天球大圆叫天赤道,它把天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地轴无限
黄道坐标系用于表示日月行星在星空间的位置和运动。它的基圈是黄道;原点是春分点;始圈是无名圈(通过春分点的黄经圈)(如图2.2)。其中,黄极是通过观测点(坐标中心)做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相交的两个点
时角坐标系是一种用定量的方法表达天体位置的天球坐标系。其基本圈是天赤道,基本点是天北极和天南极。天赤道是地球赤道面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圆,与天轴是垂直的。天赤道把天球分为北半天球和南半天球两部分
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分布、发展变化和人地关系规律性的学科。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系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等。自
主张自然地理学和人文、经济地理学一体化的一种见解。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和李特尔认为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性是地理学的特点,坚持地理学的一元论。但他们辞世后,地理学一元论受到了非议。一些人反对地理学的统一思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