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钱币学

一金

分类:钱币学236字

古代货币计算单位。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后世有以白银一两为“一金”者。历史上对“一金”这一货币单位终没有确指为多少钱。唐代颜师古创说“一金”为万钱;民国张伯创说“一金”为千钱。二说均无确据。“一金”应是概念,随时随事而变化。所谓“赐金百金”不一定是黄金百斤,也可以是钱或其它物品。史籍上所谓“百金”、“千金”、“万金”犹言钱多,如今之言富贵、言奢华义同。今汉语中仍以钱、财多为“金”多,如“千金一笑”、“千金市骨”、“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等等 ......     (共23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钱币学

    一分

    ①钱币纪值,始于金、元时期。古代的“分”为折银数。如明、清时期的“天启通宝”、“崇祯通宝”、“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永历通宝”等。②辅币面值之一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分”这种辅币制度。如

    243字 93
  • 钱币学

    “一”布

    春秋空首布之一种,以其面左上、右上有文如“一”字,故名。以“一”纪数。“一”布(缩小)

    51字 80
  • 钱币学

    一两

    ①布币纪值。战国时期货币“三孔布”,一面纪地名,一面纪值。如:“上专”、“下专”、“上曲阳”、“下曲阳”等三孔布便是。②重量单位,市斤的下一级单位。我国自商周至民国时期均以十六两为一斤。1959年6月

    311字 27
  • 钱币学

    一明

    战国·燕国方孔圆钱的一种。以面右“一”左“明”(明之省文),故名之。“一”为一个货币单位,“明”当为燕国钱币徽记,寓“阴阳”之意,非记地、记国之谓。旧释“一刀”、“一化”宜改。近有“明”字刀出土,可证

    117字 44
  • 钱币学

    一钱

    写作“壹钱”。①指一枚钱币。②重量单位。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后分一两为10钱,一钱为“两”之十分之一;朱元璋在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以40

    215字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