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纲
分类:钱币学162字
成批运送的货物,始于唐代。宋代地方向皇室或国库输送钱币,亦以“纲”为计量。如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六月,命江州、池州、饶州三个钱监向京城输钱,以35000缗为一纲;咸淳七年(公元1271)以行在(临安)纸局所造关子纸不精,命四川制置使造钞输送,每年输四纲,每纲500万缗,是“纲”,据不同物品,不同时间而临时规定 ...... (共162字) [阅读本文]>>
成批运送的货物,始于唐代。宋代地方向皇室或国库输送钱币,亦以“纲”为计量。如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六月,命江州、池州、饶州三个钱监向京城输钱,以35000缗为一纲;咸淳七年(公元1271)以行在(临安)纸局所造关子纸不精,命四川制置使造钞输送,每年输四纲,每纲500万缗,是“纲”,据不同物品,不同时间而临时规定 ...... (共162字) [阅读本文]>>
①钱币纪值,始于金、元时期。古代的“分”为折银数。如明、清时期的“天启通宝”、“崇祯通宝”、“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永历通宝”等。②辅币面值之一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分”这种辅币制度。如
春秋空首布之一种,以其面左上、右上有文如“一”字,故名。以“一”纪数。“一”布(缩小)
①布币纪值。战国时期货币“三孔布”,一面纪地名,一面纪值。如:“上专”、“下专”、“上曲阳”、“下曲阳”等三孔布便是。②重量单位,市斤的下一级单位。我国自商周至民国时期均以十六两为一斤。1959年6月
战国·燕国方孔圆钱的一种。以面右“一”左“明”(明之省文),故名之。“一”为一个货币单位,“明”当为燕国钱币徽记,寓“阴阳”之意,非记地、记国之谓。旧释“一刀”、“一化”宜改。近有“明”字刀出土,可证
写作“壹钱”。①指一枚钱币。②重量单位。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后分一两为10钱,一钱为“两”之十分之一;朱元璋在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以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