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汉语修辞艺术

(一)词语的间隔反复

分类:汉语修辞艺术4118字

49. 孔乙已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 多乎哉? 不多也。”于是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评析 反复修辞法也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孔乙己的落魄、潦倒、贫穷而又死撑读书人架子的穷酸形象在“不多不多! 多乎哉?不多也”的自语中,跃然纸上。

50. 抬起头,抬起眼皮,从躺椅上仰视“难得糊涂”,他本想借郑板桥来平抚自己的遭透了的心境,谁知越看越格格不入。越看越生气。好一个难得糊涂!糊里糊涂地生,糊里糊涂地死,糊里糊涂地结婚,糊里糊涂地生子,糊里糊涂地爱,糊里糊涂地恨,糊里糊 ......     (共411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回文谜、回文对

    灯谜中运用回文的有秋千、卷帘和回文等谜格。30.秋千格(要求谜底为二字,并倒读):情书打一外国名著:简爱评析谜底“简爱”须倒读为“爱简”方与谜面相扣(“简”可作“书简”解)。31.卷帘格(要求谜底三字以

    1821字 53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借用数理化公式与各种符号

    65.一位同志采访某大会归来谈观感,兜头扔来一句话:“会场停着个坦克师!”……他微笑解释道:“这次会议动用了x台进口轿车,每辆车平均价值y元。x·y=z,这些钱可以造w台中型坦克,装备一个坦克师绰绰有余

    4025字 29
  • 比喻

    比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里所说的乙事物指的是形象、具体、通俗的已知事物或事理;甲事物指的是需要表达的事物或事理。为什么限定

    944字 126
  • 一、明喻

    是一种明显的打比方。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同时出现,表示二者的相似关系。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宛如、一样、仿佛、比方说、犹、若、恰似等比喻词。1.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

    9378字 112
  • 二、暗喻

    又称“隐喻”。它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表示一种相等关系。由于这种比喻关系不像明喻那么明显,是暗含着的,所以称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成了、成为、变成、叫、做、为、无异于等。42.左贤王:是呵,我不

    7312字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