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汉语修辞艺术

十一、曲喻

分类:汉语修辞艺术2339字

隐晦曲折地打比方。是从喻体的某一方面转移、联想到另一方面去,通过这种转移、联想,使喻体和本体产生比喻关系。

244.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也不是样样都不行,小到民用产品,大到电子对撞机、卫星等高科技产品,我们也有不少“月亮”,跟不少发达国家产品一样“亮”,有些比他们的还“亮”。(1989年1月7日 《北京日报》短评)

评析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是一些崇洋媚外者轻视祖国科学文化的奇谈怪论。作者借用来,给以批驳,先把产品比作“月亮”,然后将其“亮”度,比作质量,使人联想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喻义的多次转移,增大了语言的表意容量,使表达变得曲 ......     (共233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回文谜、回文对

    灯谜中运用回文的有秋千、卷帘和回文等谜格。30.秋千格(要求谜底为二字,并倒读):情书打一外国名著:简爱评析谜底“简爱”须倒读为“爱简”方与谜面相扣(“简”可作“书简”解)。31.卷帘格(要求谜底三字以

    1821字 50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借用数理化公式与各种符号

    65.一位同志采访某大会归来谈观感,兜头扔来一句话:“会场停着个坦克师!”……他微笑解释道:“这次会议动用了x台进口轿车,每辆车平均价值y元。x·y=z,这些钱可以造w台中型坦克,装备一个坦克师绰绰有余

    4025字 27
  • 比喻

    比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里所说的乙事物指的是形象、具体、通俗的已知事物或事理;甲事物指的是需要表达的事物或事理。为什么限定

    944字 119
  • 一、明喻

    是一种明显的打比方。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同时出现,表示二者的相似关系。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宛如、一样、仿佛、比方说、犹、若、恰似等比喻词。1.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

    9378字 107
  • 二、暗喻

    又称“隐喻”。它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表示一种相等关系。由于这种比喻关系不像明喻那么明显,是暗含着的,所以称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成了、成为、变成、叫、做、为、无异于等。42.左贤王:是呵,我不

    7312字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