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关系
分类:地震257字
“太阳与地球之间关系”的简称。指太阳活动 (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及日冕的形状和大小等)及其11年周期对地球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例如,树木的生长速度除同气候有关外,还与太阳活动具有相同的11年周期变化。据近代研究,地震活动的周期性,也可能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日地关系对宇宙航行、卫星通信、无线电等都产生直接影响,与地面天气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研究日地关系的科学统称为 “日地关系学” ...... (共257字) [阅读本文]>>
“太阳与地球之间关系”的简称。指太阳活动 (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及日冕的形状和大小等)及其11年周期对地球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例如,树木的生长速度除同气候有关外,还与太阳活动具有相同的11年周期变化。据近代研究,地震活动的周期性,也可能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日地关系对宇宙航行、卫星通信、无线电等都产生直接影响,与地面天气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研究日地关系的科学统称为 “日地关系学” ...... (共257字) [阅读本文]>>
亦称“行星会合”。太阳系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上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九大行星运行到太阳一侧,聚集在小于180°的扇形面张角范围内的天体现象。最近一次九星连珠是在1982年5月16日前后
地球绕太阳的环绕运动。地球所环绕的并不是太阳或太阳中心,而是太阳和地球的共同质量中心(简称“共同质心”,见附图)。因太阳质量远大于地球,日地共同质心十分接近太阳质心,通常把地球公转看作是地球环绕太阳的运
亦称“地极漂移”,简称“极移”。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移动。176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Euler,1707~1783)在假定地球是刚体的前提下,最先从力学上预言极移的存在;188
亦称“俘获假说”。继星云假说和碰撞假说之后出现的关于太阳系行星,包括地球在内的起源假说之一。1943年由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施密特(ОттоЮльевичЩмидт,1891~1956)提出,故名。设想太阳
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的变化。天文学称为“盈亏”现象。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来自太阳的光。当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改变时,从地球上观察,月球便有月相变化。如果月球恰好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