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关东文化

二人传

分类:关东文化816字

曲艺名。史称小秧歌、蹦蹦,又称对口、双条、棒棒、碰碰、边曲、凤柳、春歌、天平、悠喝腔、莲花落、小落子、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一名,始见1934年《泰东日报》。建国后,统称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多种姊妹艺术,发展而来。大约形成于清代康熙末年至嘉庆初年 (公元1700年至1800年间)。最早形成于辽宁西部与南部地区,逐渐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河北、内蒙古地区。民间艺人的演唱活动深入到每个村庄。东北三省的一些省、市、县均有专业二人转剧团,一些省、市设有专门的协会和研究会。二人转会演及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二人转艺术历来为东北广大 ......     (共81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关东文化

    二八地墓

    辽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热水乡二八地村,1966及1975年先后发掘了两座墓。均为砖筑圆形单室,以一号墓出土的一具反映契丹族草原放牧图石棺画最具特色,出土遗物较多,有陶瓜棱罐、双凤纹铜镜、金龟、

    158字 35
  • 关东文化

    八角鼓

    曲艺曲种。原为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说唱艺术。于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八角鼓的八角,代表满族八旗,鼓下垂着的紫色长穗,象征“紫气东来”、“大清一统”。垂双穗,象征满汉两族和谷生双穗。自乾隆年间

    343字 15
  • 关东文化

    人物嬉兽镜

    金代生活用具。计2件。吉林市博物馆。皆为黄铜铸造。镜身均为圆形,缘下有柄,柄上窄下宽略呈长方梯形。镜缘为凸起窄缘,缘内有浮雕式图案,图案内容相同。镜柄为凸起窄边,中间亦有浮雕式图案,但图案内容不尽相同。

    515字 23
  • 关东文化

    刀币石范

    战国(约公元前348—284)齐国刀币石范,长21.5,宽12.5,厚2.7厘米。存有阴刻平行线模2枚。左枚为面模,刀身部有阴刻反书“莭墨之大化”5字;右为背模,上部阴刻“≡”三横道,其下阴刻反书“辟邦

    246字 16
  • 关东文化

    刀剪铺幌子

    刀煎铺子幌,此幌为典型画幌,黑框内绘有蓝色的各种剪刀图案。示意出售各种剪刀。刀剪铺幌子

    50字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