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资治通鉴

汉平七国之乱

分类:资治通鉴19845字

【说明】

《通鉴》 卷十六记载了汉平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发生的西汉皇朝平定七国叛乱,是一场汉朝反对藩国搞分裂闹叛乱的封建统一的战争。

刘邦在兴建西汉皇朝的过程中实行郡国制,一方面设置郡,由中央直接统辖; 另方面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王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楚汉战争之后,刘邦为了巩固统治,乃剪除在楚汉战争中被迫分封的几个异姓王(韩信、彭越、黥布等),同时陆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齐王刘肥、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他以为,封了同姓王,就可以通过家族血缘关系使皇室不致于孤立; 而对同姓王还有一 ......     (共1984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桂陵、马陵之战

    【说明】《通鉴》卷二记载了桂林、马陵之战。齐、魏的桂林、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中期。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的时代。当时有魏、赵、韩、齐、燕、楚

    5429字 137
  • 济西、即墨之战

    【说明】《通鉴》卷四记载了济西、即之战。燕齐济西、即墨之战发生于战国后期。自春秋至于战国,东方的齐国一直较为强盛,直接威胁到北方的燕国。齐军曾一度(周赧王元年,前314)乘燕国太子平与子之争夺王位的内乱

    10575字 98
  • 长平之战

    【说明】《通鉴》卷五记载了长平之战。秦赵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后期。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因奖励耕战,日益强盛起来,不断蚕食四邻,扩张势力范围,南占巴、蜀,东至“三河”,到战国后期,秦已是战国“七雄”中的最强者

    7524字 98
  • 平舆之战

    【说明】秦楚平舆之战发生在战国时代末期。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的兼并战争,随着各诸侯国强弱盛衰的变化,封建制已日益发展,统一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战国后期,秦已担起统一的历史重任。平舆之战是秦统一过

    3998字 120
  • 钜鹿之战

    【说明】《通鉴》卷八记载了钜鹿之战。钜鹿之战是以项羽为首的楚义军同章邯统领的秦军一场关系全局的大战。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之后,除了做了一些巩固统一,有利于历史发展的事之外

    6766字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