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士
分类:中国古代军事文化347字
古代乘坐战车直接参战的兵士。战国以前的先秦时期,车战为其主要作战方式, 古战车为其主要战具。战车所载士兵称“甲士”。殷代每乘战车配备甲士3人;周代配备甲士10人, 其中3人在车上, 7人在车下。车上3名甲士严格按位置排列并进行分工: 左方甲士为一车之首,称为“甲首”或“车左”, 持弓主射; 右方甲士称“车右”、“戎右”或“参乘”,手执戈、矛等长兵和盾牌, 专司战斗, 或为车左的卫士; 车左、车右均站立于车轼之后; 轼前居中者为“御”,或称“戎仆”,手握缰绳, 驭马驾车。甲士由贵族成员充当, 庶民或奴隶只能充当徒卒。后来亦泛指兵士, 如《史记·周本纪》载:武王 ...... (共34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