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辅渠
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又名六渠、辅渠。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倪宽主持兴修。《汉书·沟血志》:“倪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渠)旁高卬之地。”这里明确指出六辅渠是灌溉郑国渠旁地势较高而郑国渠又无法自流灌溉的农田。六辅渠的具体位置,引用什么水源不详。唐代颜师古注《汉书》说:六辅渠是“于郑国渠上流南岸更开六道小渠,以辅助灌溉耳。今雍州云阳,三原两县界此渠尚存,乡人名曰六渠,亦号辅渠。”颜师古的说法有矛盾。在郑国渠南岸开六道小渠只能引郑国渠,也即六辅渠是郑国渠的支渠。如果支渠坡降比干渠缓,到下游支渠可以 ...... (共62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