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运动
地质历史上,中、新生代发生在阿尔卑斯旋回内的各次运动。对这个以欧洲阿尔卑斯山命 名的运动,史蒂勒(1924)曾划分出11个运动幕。传统地质学研究认为,中生代阿尔卑斯地槽强烈下陷,海底火山活动剧烈。晚第三纪地槽转变为褶皱山系。山系北支由巨大向北倒转的褶皱组成;南支由向南东倒转的褶皱组成,中间地块褶皱较弱。阿尔卑斯运动包括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大部分欧美地质学家把该运动时间限于第三纪。中国地质界一般不采用这个名称。在中国,中生代地壳运动称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新生代的称喜马拉雅运动。板块学说认为,阿尔卑斯运动是两个大陆接触碰撞,造成阿尔卑斯山大规模 ...... (共31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