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华百年文学

汪笑侬

分类:中华百年文学267字

戏剧家。原名德克金,号仰天。满族旗人。早年中举,官河南太康知县,因得罪当地豪绅,被参罢职,而改演京戏,扮演老生。初在北京,后至天津、大连等地演出。辛亥革命后任天津正乐育化会副会长。1915年到上海参加新戏《宦海潮》的演出。他整理、改编或创作的剧本主要有《党人碑》《博浪锥》《瓜种兰田》《受禅位》《哭祖庙》《纪母骂殿》《骂阎罗》《献西川》《骂安禄山》等,多有所寄托,具有批判现实的倾向。如《哭祖庙》发出了国家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救亡呼声,影响甚大。汪笑侬是“改良新剧”的先驱,因能自编自演,被誉为“伶圣”,又被称为“海派”的代表人物 ......     (共26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王闿运

    诗人。湖南湘潭人。1852年考中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后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供事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1902年创办南昌高等学堂。1906年授翰林院检讨。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参议院参政。他在晚

    240字 86
  • 黄吉安

    戏曲作家。四川成都人。曾做幕僚多年,后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残暴,毅然离开幕吏生活。66岁才开始从事川剧写作,在20多年里,创作和改编了80多部剧本、20多种扬琴唱曲。所写剧本题材广泛,大都适合

    260字 91
  • 樊增祥

    诗人。字嘉父,号云门,别号樊山。湖北恩施人。1877年中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任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后,避居上海,与沈曾植、冯煦等结超社、逸社。袁世凯执政时,曾

    267字 96
  • 黄遵宪

    诗人。字公度。广东梅县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先后在日、英、美、新加坡诸国任参赞和总领事20多年,受西方科学文化影响。1894年回国后主张变法维新,在湖南任按察使时推行新政,后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办时

    350字 98
  • 林纾

    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福州人。清末举人。早年在北京任伍城中学教员、北京大学讲习,推重桐城派古文,主张维新政治,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1897年起与精通外文者合作用古

    275字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