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猕猴的认知
了解古人认知的猕猴,对我们判断历史上的猕猴分布颇有裨益。
“猴”、“猕猴”之称,先秦就有。《汲冢周书·王会解》有“前儿若猕猴立行,声似小儿(秽,韩秽。东夷别种)”的形容。《晏子春秋》有“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雚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虞,侯猴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论说。《战国策·齐策》记载:“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猕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诗经》中还有“毋教猱升木”之说。然而,这些“猴”、“猕猴”、“猱”并不专指今猕猴,而是灵长类之通称之一。
到汉代,演化出“沐猴”称谓,《史记》中多次使用之。《说文解字》中有一些与灵长类相关 ...... (共311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