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风俗

九九歌

分类:中国风俗456字

古代汉族记录冬至后九九八十一天气候变化的歌诀。流行于南北部分地区。内容为根据生活生产实践,反映天气变化规律和农事活动。因地区季节不同,农事有先后,其内容也因地而异。有专述气候的,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所载:“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颹蚤出。”有结合生产的,如:“头九二九,家里拱手。三九四九,沿河插柳(开始植树)。五九六九,牵牛走走(把关在房子里 ......     (共45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风俗

    二十四节气

    亦称“二十四气”。我国民间传统节令。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列在12个月里。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

    622字 33
  • 中国风俗

    七十二候

    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其计算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其方法是以鸟兽虫鱼、草木生态的变动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出现和消失,来验证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

    404字 42
  • 岁时节令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素有节气和节日之分。所谓节气,即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即黄道而定,每个节气的时间大致15天多一点,一年二十四节气合起来约365天。所谓

    1887字 118
  • 春节

    俗称“新年”。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即夏历元旦(正月初一)。流行于全国各地。汉、蒙古、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黎、畲、纳西、仡佬、裕固、京等族都过此节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1799字 135
  • 扫尘

    亦称“扫年”、“扫垢”、“扫室”、“除尘”等。江苏叫除残、浙江叫掸尘、福建叫絛尘。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部分与汉族杂居的回、满、蒙等少数民族也有此俗。各地时间不一,有在除夕,有在腊月初

    311字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