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
(1)冬至节的别称。在南北朝时,已成为正式节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当时每逢冬节,民间有食赤小豆辟邪之俗。《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问讯,诸王皆出,晔独后来。”参见“冬至节”。(2)亦称“杨节”、“吃杨”、“侗年”(侗语称为“年更”)和“年内”(即“小年”)。侗族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大部地区在农历十一月初一举行。各地过节方式不同: (1)在贵州、湖南、广西有不少地方,不分姓氏普遍过此节日,叫“冬节”。(2)只在杨姓中过,亦称“杨节”或“吃杨”,其他姓氏则不过。而在杨姓中, ...... (共72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