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亦称“除夜”、“年三十”、“大年夜”。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指夏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晚上,也指这一天。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远在周代,已有岁终举行驱傩之俗。《周礼·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除夕”二字,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桃人苇茭、画虎”:“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御凶也。”其原意为驱邪求福。到晋时,才有分岁、守岁之俗。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引晋周处《风土记》: 除夕,“夜祭先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又“至除夕达旦不眠 ...... (共97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