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汉语修辞艺术

二、反设

分类:汉语修辞艺术5478字

运用离奇、荒诞的假设手法,从反面对事物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作极端夸张的描写,并抒发相当的强烈感情。

29.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 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 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 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 (明代民歌《劈破玉歌·分离》)

评析 例中的前两句是典型的奇设反设句。“要……除非……”是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由于假设条件荒谬而不合常理,使得它们划清了和一般假设句的界限。语言虽然离奇、荒诞,但是,不仅不会影响真实情感的表达,反而能使坚贞不渝、相亲相爱的感情,表现得更加集中、强烈而动人。

30. 生不丢来死不丢,除非黄 ......     (共5478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回文谜、回文对

    灯谜中运用回文的有秋千、卷帘和回文等谜格。30.秋千格(要求谜底为二字,并倒读):情书打一外国名著:简爱评析谜底“简爱”须倒读为“爱简”方与谜面相扣(“简”可作“书简”解)。31.卷帘格(要求谜底三字以

    1821字 50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借用数理化公式与各种符号

    65.一位同志采访某大会归来谈观感,兜头扔来一句话:“会场停着个坦克师!”……他微笑解释道:“这次会议动用了x台进口轿车,每辆车平均价值y元。x·y=z,这些钱可以造w台中型坦克,装备一个坦克师绰绰有余

    4025字 27
  • 比喻

    比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里所说的乙事物指的是形象、具体、通俗的已知事物或事理;甲事物指的是需要表达的事物或事理。为什么限定

    944字 119
  • 一、明喻

    是一种明显的打比方。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同时出现,表示二者的相似关系。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宛如、一样、仿佛、比方说、犹、若、恰似等比喻词。1.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

    9378字 107
  • 二、暗喻

    又称“隐喻”。它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表示一种相等关系。由于这种比喻关系不像明喻那么明显,是暗含着的,所以称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成了、成为、变成、叫、做、为、无异于等。42.左贤王:是呵,我不

    7312字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