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汉语修辞艺术

(一)借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标志代替人与事物

分类:汉语修辞艺术5870字

1.我一边跑下楼去匆匆的梳洗,一边催听差的起来,问他是什么时候。因为我一个镶金的钢表,在东京换了酒吃,一个新买的爱而近,去年在北京又被人偷了去,所以现在我只落得和桃花源里的老乡一样,要知道时间,只能问问外来的捕鱼者“今是何世?”(郁达夫《还乡记》)

评析 用表的商标代替表,避免行文的重复,使文章变得含蓄,为后文的自嘲作了过渡。

2.天气热得厉害,从八里桥,走到洋河边不过十二三里路,白鼻的胸脯上、大腿上便都被汗湿透。(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评析 白鼻是马的特征即白鼻梁的马,这样呼唤马,显示主人对马的一种特殊亲昵的感情。

3.来了——驾拖拉机的小伙,

......     (共587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回文谜、回文对

    灯谜中运用回文的有秋千、卷帘和回文等谜格。30.秋千格(要求谜底为二字,并倒读):情书打一外国名著:简爱评析谜底“简爱”须倒读为“爱简”方与谜面相扣(“简”可作“书简”解)。31.卷帘格(要求谜底三字以

    1821字 42
  • 汉语修辞艺术

    三、借用数理化公式与各种符号

    65.一位同志采访某大会归来谈观感,兜头扔来一句话:“会场停着个坦克师!”……他微笑解释道:“这次会议动用了x台进口轿车,每辆车平均价值y元。x·y=z,这些钱可以造w台中型坦克,装备一个坦克师绰绰有余

    4025字 22
  • 比喻

    比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里所说的乙事物指的是形象、具体、通俗的已知事物或事理;甲事物指的是需要表达的事物或事理。为什么限定

    944字 72
  • 一、明喻

    是一种明显的打比方。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同时出现,表示二者的相似关系。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宛如、一样、仿佛、比方说、犹、若、恰似等比喻词。1.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

    9378字 75
  • 二、暗喻

    又称“隐喻”。它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表示一种相等关系。由于这种比喻关系不像明喻那么明显,是暗含着的,所以称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成了、成为、变成、叫、做、为、无异于等。42.左贤王:是呵,我不

    7312字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