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文学知识

大众化

分类:文学知识450字

又称“群众化”。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文艺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三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鲁迅这样指出: “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鉴赏”,“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因此,他认为“现今的急务”,是“应该多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 (《文艺的大众化》) 。这就是说,文艺的大众化,要求作家“应该多为大众设想”,作品要表现出工农劳动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 ......     (共45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

    781字 118
  • 社会意识形态

    也叫观念形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和语言同时出现的,一开始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意识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440字 182
  • 反映论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映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意识是在人接触客观事物中获得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里引了恩格斯的一段话后指出:“可见,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

    581字 152
  • 艺术

    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电影、建筑等。艺术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中,艺术和劳动紧密联系:诗歌是劳动的“号子”,舞蹈、壁

    558字 117
  • 造型艺术

    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颜料、绢、布、纸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塑造出人们可以感触烈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一种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亦称“美术”、“视觉

    157字 123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