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文学知识

民族形式

分类:文学知识336字

各民族的文学在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的长期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学的民族形式主要表现在语言上。因为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民族语言的特点反映在文学上,就构成文学的民族形式的主要标志。例如汉族的文学都是用汉语写作的,由于汉语的词的构成特点,音调的特点,以及语言结构的特点,使我们的文学便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此外,还表现在结构、体裁和艺术手法上。民族形式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民族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不断吸取其它民族文学形式的优点而丰富和发展的。 ......     (共33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

    781字 111
  • 社会意识形态

    也叫观念形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和语言同时出现的,一开始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意识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440字 173
  • 反映论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映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意识是在人接触客观事物中获得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里引了恩格斯的一段话后指出:“可见,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

    581字 145
  • 艺术

    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电影、建筑等。艺术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中,艺术和劳动紧密联系:诗歌是劳动的“号子”,舞蹈、壁

    558字 107
  • 造型艺术

    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颜料、绢、布、纸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塑造出人们可以感触烈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一种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亦称“美术”、“视觉

    157字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