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孙子兵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

分类:孙子兵法443字

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战略指导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的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怎样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没有具体展开论述,但从全书中可以反映出其基本内容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心理等各种斗争手段,把战争遏止于萌芽状态。这种战略目标只有具有诸多优越条件才可能实现,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孙子在肯定这一思想的同时,基本的还是论述以战制敌。

对于这一战略思想,论者颇有异议 ......     (共44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孙子兵法

    出奇制胜

    孙子关于正确部署兵力,灵活运用战法的思想。奇正的本义来自古代的阵法。以五军阵法为例(见下图):前后左右四个小方阵为正兵;正兵向四隅机动,便是奇兵;中军由大将直接控制的兵力,称为“余奇”,是机动兵力。作为

    215字 36
  • 孙子兵法

    孙武世系

    孙武前后世代相承的统系。所存文献对此记载不尽相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为:《史记》所载田完后代世系是:《左传》不载孙武。这些记载是考证孙武世系及故里的基本资料。但亦有疑《新唐书

    139字 41
  • 通“隘”,险要。《地形篇》:“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王晳注:“料敌穷极之情,险阨远近之利害,此兵道也。”

    60字 154
  • ①爱惜;爱护。《九变篇》:“爱民,可烦也。”杜牧注:“言仁人爱人者,惟恐杀伤,不能舍短从长,弃彼取此,不度远近,不量事力,凡为我攻,则必来救。如此,可以烦之,令其劳顿,而后取之也。”②亲爱;可爱。《地

    456字 107
  • ①险要之地。《九地篇》: “所从入者隘,所从归者迂。”杜佑注:“所从入阨险,归道远也,持久则粮乏。”梅尧臣注:“山川围绕,入则隘,归则迂也。”②狭窄;山谷之间。《地形篇》: “有隘者。”梅尧臣注:“两

    171字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