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杜解杜
“意逆”一章曾提到由于诗的多义现象的存在使得赏析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即读者对诗意容有发挥。但这种发挥须是建筑在深具会心的基础之上的,决不同于郢书燕说式的曲解和误会。“诗无达诂”与“诗有达诂”是一对二律背反的命题,它们既是矛盾的,又是互补的,而且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便是在确切而深透地理解原词句的基础上作的发挥,唯其“有达诂”,故能“无达诂”。说韦应物《滁州西涧》是讥“小人在上,君子在下”,人们却不能接受,原因在于说者未懂诗意,隔靴搔痒,故不能惬心贵当。所以,确解诗意对于赏析仍是第一义的。识字、知人、论 ...... (共156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