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中国针灸

艾灸补泻

分类:中国针灸184字

灸法术语。也称火补火泻。《灵枢· 背腧》:“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深入,待火燃尽,灼伤皮肉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用口吹其火,使之速燃,病人觉烫,不待烧及皮肉即除去艾炷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火烧其处,正气聚,故曰补也;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 ......     (共18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针灸

    一夫法

    指寸法之一。又称手夫。出《肘后方》。即以食、中、环、小四指相并,当中指节上横度,其两侧间距离称一夫,折作3寸。适用于下肢、下腹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一夫法

    85字 49
  • 中国针灸

    一进三退

    刺法术语。又称“三退一进”,见《大成》。在“透天凉”等泻法中用此。其法与“三进一退(或称一退三进)”的补法相对。针刺时,把预定针刺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将针一次直插至地部(一进),然后按地、人、天

    155字 45
  • 中国针灸

    二白

    经外奇穴名(EX-UE2)。出《玉龙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肢2穴。共4穴,伸臂仰掌取之。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等。一般直刺0.5~1寸,可灸。二白

    110字 46
  • 中国针灸

    二间

    经穴名(Erjiān L12)。出《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荥穴,五行属水。二: 第二;间: 间隙,指穴。此为手阳明经的第二穴,故名。位于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微握拳取之。层次解

    262字 40
  • 中国针灸

    十二经标本

    经络学名词。即手、 足六经各有标部和本部,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出《灵枢·卫气》。本标与根结相仿,但其范围较根结广。十二经标本对阐述经脉生理、病理及其分布特点有一定意义,掌握十二经的标部和本部

    170字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