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七节 近期进展

一、螺旋式CT(spiral CT)

进入第三、四代CT以后,许多影像专家们认为,CT机的基本结构已经比较成熟定型,不会有较大的发展,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直到80年代后期,高、低压滑环技术以及连续式螺旋扫描技术的发展,使CT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克服了胸腹部器官因呼吸运动造成CT扫描漏层现象。计算机软件也有了发展,常规扫描时间缩短到0.6s,图像重建时间可缩短到6s以内,显示矩阵可达到1 024×1 024,计算机的图像储存功能增加,由原来的磁带储存改进到光盘储存,使CT机本身的技术基本上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特别是近年通过重大技术改进而成的螺旋式CT扫描刷新了CT在临床使用中的优势; ......     (共206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二节 磁共振设备

    磁共振成像设备相当复杂,各厂家的产品有所差异,但基本设备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MR信号发生与采集部分,二是数据处理及图像显示部分。本节重点介绍磁共振设备的主要部件,以便使用户有选择的余地。一、磁场1.磁

    8012字 41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特征

    磁共振(MR)图像反映身体特定层面包含的组织特征。图像由像素的阵列组成,每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强度)均与相应体素的组织特征有关。一个层面包含一个阵列的体素(图1—22)。在成像过程中采用3种功能在病人身体

    8292字 31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八节 磁共振增强剂及其临床应用

    在磁共振中使用化学制剂以增加组织对比度起始于本世纪40年代,70年代做了大量动物实验,1980年始有临床应用的报道。1983年末注射用的二乙二胺五醋酸钆(简写为Gd—DTPA)首次用于志愿者,1984年

    10103字 28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三、正常MRI表现

    (一)天幕上结构的MR层面解剖1.轴面解剖以眦外耳道线(OM线)为基线介绍6个轴面,习惯上分为4个水平面较实用:①侧脑室以上水平;②侧脑室上部水平;③侧脑室下部水平;④侧脑室以下水平,指丘脑以下,包括额

    11432字 25
  • 第一节 X线发展简史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RoentgenWc)进行阴极射线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新射线,因当时他对此射线尚未完全弄清,故用数学上代表未知数的“X”命名这种射线,称X射线或X线。同年12月22日伦

    695字 106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