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简明中医

砒石

分类:简明中医307字

中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别名人言、信砒、信石。为天然的砷华矿石,或为毒砂、雄黄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名砒霜)。产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辛、酸,大热,有大毒。杀虫,蚀疮去腐,平喘化痰,截疟。①外用治痔疮,瘘管,瘰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②治寒喘,疟疾,休息痢。内服:入丸散3~6毫克(砒霜0.3~1毫克),每日一次。本品有剧毒,内服时需用绿豆或豆腐同煮后应用,不能多服或持续服用,以防中毒。孕妇忌服用。本品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具有砷剂的基本药理和毒理。外用亦可自粘膜面吸收,如应用不当,可致急性中毒,出现呕吐 ......     (共30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简明中医

    头风白屑

    即白屑风。见该条。头针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表名称定位主治运动区下肢、躯干区以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中点后0.5公分(约同身寸的1/4)处为上点,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

    1271字 69
  • 简明中医

    耳针疗法

    针刺耳廓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时,将针快速刺入选定的穴位,捻转数秒钟,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亦可行埋针法。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对于疼痛性疾病效果更好。除针刺外,还可施行注射小量药物、按

    438字 79
  • 简明中医

    面针疗法

    针刺面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在《灵枢·五色》所载面部望诊部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一次,亦可用皮内埋针法。一般常见病症均可取其相应穴位治疗。面针

    953字 97
  • 简明中医

    鼻针疗法

    针刺鼻部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的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一次,亦可用皮内埋针法。本法适应范围很广,一般常见病症均可取其相应穴位治疗,如胃痛取脾胃穴,肝区痛取肝、胆穴等。因鼻

    719字 109
  • 一纪

    古代记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因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故一纪相当于三十年。

    51字 152